第190章 进如山胡桃丛,摆如海子样阵(8K大章!感谢盟主武神无敌1)
集宁海子湖畔的草原,一夜之间,从牛羊的牧场,变成了十数万蒙古勇士的猎场。
秋草枯黄,被清晨的寒霜打得低垂,广袤的原野上,两支大军东西对峙,沉默如山。
东边,是自老哈河远道而来的察哈尔部。
林丹汗的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玄黑色的旗帜上,描金的狼图腾仿佛要择人而噬。
西边,则是蒙古右翼诸部联军,土默特顺义王、哈喇沁汗阿海、伯言黄台吉等人的旗帜聚在一处,颜色图腾各异。
两边的阵型如出一辙,皆是成吉思汗传下的鱼鳞大阵。
中军沉稳押后,左右两翼如张开的利爪般前置,前卫部队顶在最前方,整个大阵呈现出一个厚重的凸字形结构。
(附图,来自论文《蒙古马与古代蒙古骑兵作战艺术》,当然实际作战会有很多变种,以后有机会写到再说。)
大阵之外,是散如蜂群的托勒赤,这些警戒骑兵往来驰骋,警惕地注视着周遭的一切动向。
而更外围,则是阿勒斤赤(侦查骑兵)的战场。
这些人在方圆数十里之内,以五人为一队,互相驱逐,互相厮杀。
以最原始的方式,争夺着战场的视野,试探着对方的虚实与勇气。
……
战场的西北角,一支顺义王麾下的阿勒斤赤小队,与一支察哈尔小队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
广袤的草原上,第三只队伍远在数里之外。
没有丝毫犹豫,两边的探马赤长官,两个素未谋面的蒙古汉子,做出了镜像般的反应。
“嗡——”
弓弦震动,双方各射出一支鸣镝,作为挑战的宣告。
随即,他们同时拨转马头,催动战马,开始了对向冲锋。
骑手们俯下身子,紧贴着马背,胯下的战马感受到了主人的战意,开始逐步提速。
慢步、快步、跑步、袭步!
战马粗重地喘息着,鼻孔中喷出白色的热气,与生俱来的好胜心,刺激着它们几乎用尽全力地冲刺。
马蹄声由疏到密,最终连成一片,快得只听见两个蹄音。
仅仅是片刻,双方的速度就提升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距离迅速拉近。
双方再次张弓搭箭,快者射出两箭,慢者不过射出一箭,便不得不抽出弯刀,紧紧握在手中。
然而,在这等风驰电掣的速度和肾上腺素飙升的紧张之下,箭矢的准头大打折扣。
这场小小的遭遇战中,无人中箭,也无人落马。
依旧是五对五!
双方仍在加速!仍在对冲!
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
顺义王小队的队长,那个年轻的土默特勇士,心脏狂跳,手心已满是汗水。
他竟然不自觉地向左拨动了马头。
这是一个近乎本能的反应,如此一来,整支小队便能从对方的右侧斜切而过,用自己惯用的右手去攻击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