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元小说 > 大明王朝1627 > 第196章 第184章 大明欠税大户背后的部分真相

第196章 第184章 大明欠税大户背后的部分真相 (4/4)

朱由检抬起头,沉吟片刻,对高时明说道:

“朕多有支使司礼监、厂卫,做些不甚能为外廷所知之事。”

“此事若循外廷之例,以加红加绿论赏,却又不方便开列其中细节,与新政开诚布公之风不相吻合。”

“但有功必记,有功必赏。”

朱由检顿了顿,继续道:

“高伴伴,你回头找王体乾、田尔耕一起,定一个内宫、厂卫内部通行的功赏方案。便以‘加黑’为计,每道‘黑’与薪俸、赏银、升迁都一应挂钩,仿外廷之例,只是不对外公开就是了。”

高时明心中一热,连忙拱手领命:

“臣遵旨。此事易做,有外廷方案参考,想来十日内便可呈上初稿。”

“嗯。”朱由检点了点头,又道:

“另外,下次月考,就从内书堂中提拔些成绩优秀的人补充进司礼监吧,现在的人手,确实是有些不够用了。”

“司礼监各员,也视朕登基以来的辛苦劳累,拟个名单上来,到时候各自加上月俸若干。”

高时明脸上笑容满满,道:“臣代他们,多谢陛下体恤!”

朱由检最后用手指点了点桌上这份册子,道:

“至于此册,往后每半年制造一次。”

“但改为只看在任官员的籍贯、品级两事。”

“第一份的时间可以慢一些,定到永昌元年再开列,那个时候,各处官员的任免应该也差不多稳定下来了。”

“至于名字,就叫《大明各品级分省官员在任透视表》吧。”

“遵旨。”高时明再次躬身。

有了这个表,也算是朱由检对天下各省势力平衡的一个参考物了。

甚至于科举名额也不是不能拿来做做文章。

每科300人还是太少了,往后要逐步增加名额,直到把进士变成完全不值钱的东西才行。

——就和后世的大学生扩招一个道理。

至于扩招的说法,倒是可以和各省纳税额度挂上勾来。

在基础300人的名额外,视各省赋税缴纳完备情况,再单独开设“奖额”就是了。

只是这个事情永昌元年是来不及了,也太过仓促,倒是可以放到永昌四年来试试看。

——不对,或许不一定是永昌四年,或许永昌三年也行。毕竟三年一科,效率还是太慢了一些。

就看那个时候,自己是不是攒够了威望,来推行这种已经是比较严重冒犯在任官员利益的事情吧。

朱由检伸了个懒腰,全身骨节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脆响。

他正打算再叫高时明,把南直隶各级官员的浮本拿过来看看,为下一步的棋局提前做些准备。

却突然,一名小太监自殿门外探出头来,神色慌张。

“陛下……有甲级电报送到!”

朱由检与高时明对视一眼,两人脸上的轻松瞬间褪去,化为一片严肃。

“速速送上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