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毕自严要站起来了!
白发苍苍的户部尚书郭允厚,缓缓站起,躬身拱手。
他的动作有些迟缓,心中更是百味杂陈,忐忑不安。
和其他诸部不同,户部面对的是最残酷的现实。
人心可以重塑,人才可以考选。
唯有钱……没有就是没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道理亘古不变。
只希望这位行事雷厉风行的新君,在钱粮之事上,能多给予一分耐心。
朱由检静静地看着阶下的郭允厚,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和略显凌乱的官袍,心中不禁有些感叹。
大明朝的户部尚书,真是个折寿的职位。
半个月前,他让司礼监整理太仓沿革,想看看从何处切入财政改革。
顺便,他还让司礼监整理了历代户部尚书的名录,打算让翰林院按图索骥,归类一下他们的奏疏,再来给他上上课。
结果却让他发现了户部尚书这个倒霉职位。
大明开国至今不过二百五十九年,户部尚书竟然换了110位!
朱由检真的很想报警……
平均下来,两年多一点就换一个。
这KPI压力,比后世的五百强CEO还大。
其中最骇人听闻的,是洪武朝。
从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二年,短短十二年间,就有三十名户部尚书走马上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用想,朱由检也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对这些“钱袋子”都做了什么。
无非就是煎、炒、烹、炸罢了。
眼前的郭允厚,任职也不过一年出头,就已经满头黑发变白发,也是真够惨的。
希望他能撑得久一些吧。
朱由检收回思绪,感慨化为了一声温和的询问:
“郭卿,财税一事,国之血脉,邦之根本。”
“之所以放到最后再说,正是因其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倒是让你久等了。”
他不待郭允厚客套,便继续说道:
“在发令之前,朕想先听听郭卿的看法。”
“你觉得……如今国朝财税之难,难在何处?”
郭允厚闻言,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感动,有辛酸,但更多的是一种积郁已久的沉重。
他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
“臣上任以来,日夜所思,都是财税二字,今日得陛下垂问,臣不敢不尽言。”
“臣以为,国朝财税之难,首在税基崩坏。”
“国朝人丁滋生,然黄册却久未更新,天下之田亩,多有投献、诡寄于缙绅之家,以避皇粮国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