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曹变蛟、周遇吉、吴芳瑞、武继嗣四人齐齐举起了手。
孙应元和黄得功对视一眼,脸上露出几分尴尬,默默地低下了头。
朱由检的目光并未在他们身上过多停留,继续问道:“那孙督师的《车营叩答合编》呢?”
这一次,除了曹变蛟、周遇吉,黄得功也举起了手。
朱由检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他看着眼前的将官们,问道:“那你们平日,都是以何种操典训练士卒的?”
“操典?”
六人对视一眼,显然对这个词有些陌生,但很快便理解了其中含义。
操练之典章,倒也直观易懂。
孙应元最先反应过来,躬身回道:“回陛下,末将……末将是按卫所里通行的练法,入营以后,也参照了些腾骧四卫的旧制。”
吴芳瑞和武继嗣也跟着附和,说是参照腾骧四卫的旧制。
但再问这旧制源自何时,与卫所操练有何不同,他们便支支吾吾,说不明白了。
而黄得功、周遇吉、曹变蛟三人,则回答是参照了辽东军法,也参考了《练兵实纪》和《车营叩答合编》里的一些内容。但根子上,还是各自为战,并未形成统一的章法。
朱由检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穿越以来,他一直信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在军事操练这一块,他没有过多插手。
他只是用了一些后世的管理学知识,引入竞争,激发活力,让他们先动起来,练起来,从而在操练中选汰能人。
可跟着操练了一个月,他终于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这明末的军队,似乎……也没他想的那么专业。
大同来的兵,箭囊里带四十支轻箭。
辽东来的兵,却是带三十支重箭,个别军官还会自备三眼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