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王祚远眉头一皱。
众人也纷纷好奇地抬起头。
喧闹声越来越大,王祚远咳嗽一声,对坐在门边的倪元璐道:“玉汝,你出去看看,是何人在外喧哗?”
倪元璐领命而出,过了片刻,便脚步匆匆地跑了回来。
“学士!承天门那边,出来了一队宦官,又在那份‘经世榜’旁边,贴了新的榜文!”
王祚远一听,顿时了然,抚须道:“想来又是有经世公文出了,就是不知,此番又是谁入了陛下青眼。”
他顿了顿,说道:“尔等莫要都挤出去看,上回贴榜,一群人争先观看。礼科的吴给事中可是专门上疏弹劾了各部堂官,说我等管束不力,致使官箴不整。”
他目光一扫,点了几个名字:“倪元璐、齐心孝、傅冠,你们三人书法最好,搬上桌案纸笔,去将榜文抄录一份回来便是。”
三人领命,抬着桌案来到承天门前。
只见这里虽然不如上次人多,却也堆了七八条桌案,远处还有不少人正抬着桌案过来。
三人赶紧把桌案放下,占定一块地方,这才一起站到前面查看。
却见并非由经世公文新出,而是在经世公文榜旁,又开了一张小榜,其上用朱砂写着几个大字:
【京师新政治事征集】
其下是数行小字说明:
“国朝至今,部务、京务、卫务层层交迭,权责不清,以致事冗官怠。”
“今行新政,当以顺天府总揽全局,重新厘定权责。”
“兹开列新政诸事,凡有能上疏条陈、剖析分明者,即可自领一事,入顺天府,全权推行。”
“所领之事若成,据其难易,加红一至五道不等。”
最底下还有一行小字:
“顺天府新铸关防已发,所有新政事宜,奏疏一律直送宫中,由司礼监与内阁并行督办。”
再往下,便是开列的十余项新政事务:
京师饥民安置、京师赌博清查、京师盗贼打击、京师九门商税清汰、京师吏员刑案整顿……
其中,最低的,如九门商税清汰一事,标着“加红一道”。
而最高的,则是京师盗贼打击一事,却标着“加红五道”!
三人都是才思敏捷之辈,互相看了一眼,简单分派了任务,便凝神默记。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已将榜文尽数记下。
他们回到桌案前,挥笔疾书,片刻之间,就将榜文分毫不差地复制了下来。
等他们放下笔,才发现周围早已是人声鼎沸,议论之声如同开了锅一般。
三人张了张嘴,发现不大声喊叫,对方根本听不见自己说话。
他们对视一眼,果断抬起桌案就走,远离了这片喧嚣之地。
走出百步开外,三人才停下脚步。
傅冠看着抄录下来的榜文,沉吟片刻,首先开口:“这‘加红’,究竟是何意?”
倪元璐和齐心孝顿时都看了过来,一脸匪夷所思。
倪元璐道:“那日朝会你莫非不在吗?李阁老因直谏而加红一道,此事你应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