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淼一脸无奈,有客人点了卤猪耳朵,便又忙了起来。
中午营业结束,准备的十斤牛肉已经卖出去了四斤。
卤肉的销售高峰期是工厂晚上下班那个点。
八成的卤肉都是那一个小时卖出去的,全是打包回家的客人。
“奶奶,走嘛,我们去看姨婆。”周砚把两个背篼拆了,推着自行车出门。
“走嘛。”老太太早提着篮子在门口等着了,上前扶着周砚坐好。
“去供销社买斤冰糖提去,莫要打空手。”赵铁英上前来,往周砚兜里塞了一块钱。
“妈,我有钱。”周砚笑道。
“你有钱是你的,这是我给表姨买糖的钱。”赵铁英笑道,“路上慢点骑,你奶奶还抱着鸡蛋。”
“要得。”周砚应了一声,确认老太太坐好之后,骑上车先去供销社买了一斤冰糖,然后按老太太指的方向往北边骑去。
“奶奶,姨婆身体不好是啥子情况?”周砚骑着车,好奇问道。
在他的印象里,只听他妈有回买了豆腐回来说是从姨婆那里买的,此外就没有和那位擅做豆腐的姨婆相关的记忆了。
毕竟是老太太的表妹,到他爸妈这代就走的不多了,更别说周砚这辈了。
“她从小就体弱,老公又走得早,靠她磨豆腐把娃娃拉扯长大。”老太太语气带着几分心疼:“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半夜起来磨豆浆,制豆腐,天擦亮就要背起到镇上来卖,有时候卖一天才能回家。”
“一身病,都是累出来的。”
周砚闻言默然,这白白嫩嫩的一方豆腐,很难让人意识到这竟是能与撑船和打铁并列的苦行当,又问道:“她好大的岁数,还不得退休吗?”
“退休,她这辈子怕是没得这个命了。”老太太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车子拐进一条乡间小路,到处是坑洞,比起周村的路要差得多,周砚小心翼翼骑着。
“就那前边塌了半边的房子。”老太太开口道。
周砚往前看去,路边有座土夯房,垮了一半,用油布和茅草遮盖着,剩下的一半看起来也是摇摇欲坠,等到明年雨季可就不一定能扛得住了。
周砚把自行车停下,提着一包冰糖上前扣了扣门。
老太太提着鸡蛋和卤肉站他身旁。
“来福,去开门。”里边传来了一声苍老的声音。
然后是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门销被拉开,周砚面带微笑地看着门内站着的少年,不禁愣住。
是他?
……
月初求月票~~
拜托拜托!
PS:卤牛肉的价格打了个补丁:定价从3元/斤修改为3.5元/斤,上一章的也已经修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