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两个,十个,百个……
仰仗着阳光优势的万骑冲锋,还远未接触,便已然宣告了察哈尔部的初步胜利。
……
没有人注意到,在两军主力冲撞扬起的滚滚烟尘之中,一道千余人的披甲骑兵,借着六大固山打出的第一波动乱作为掩护,正像一支笔直的利箭,射向前方。
林丹汗,终于投下了他最关键,也是最致命的胜负手!
再做一下午的波浪式进攻和防守?
再在这片陌生的草原上浪费宝贵的一天?
不,林丹汗已经等来了他最想要的信号。
伟大的成吉思汗传下的兵法如是说道:
进如山胡桃丛,摆如海子样阵。
而攻,则当如穿凿而战!
此时,正当其时也!
贵英恰顶盔披甲,率领着林丹汗最精锐的摆牙喇,无声无息地越过了己方固山的阵线。
提速,提速,再提速!
百步之距,转瞬而至!
尚在原地,作为中军后备队的土默特骑兵,刚刚接纳了从前方败退,或者说“转进”回来的前队,正是一片混乱之际。
贵英恰所率领的摆牙喇中军锋矢,便已近在眼前!
“射!”
十步之距,劲射如雨!
前三排骑兵在冲锋的同时射出箭矢,将当面的土默特后备队射得人仰马翻。
而其余的数百名骑兵,则在奔驰中,将队列从穿越本阵固山时的竖队逐步展开为横阵。
当那些土默特的骑兵,终于看清了这支骑兵身上,反射着太阳光亮的精良甲胄以后。
这支作为最后预备队的骑兵方阵,几乎一瞬间就在原地,轰然崩溃了!
没有任何组织度、训练、装备能支持他们去进行这场注定失败的对抗!
或许中原来的某些汉人队伍可以。
或许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元勇士可以。
但绝对不是当前这支混乱、慌张的土默特骑队。
除了少数悍勇得像个傻子的人拍马而上,其余所有人都在拼命地鞭策着胯下的战马,不顾一切地向着西北或西南方向逃去。
没有阵型、没有组织、没有目的。
只有——逃、逃、逃!
摆牙喇从身后肆意砍杀这群毫无反抗的羔羊,进一步放大他们的恐惧,将他们彻底地驱离战场。
贵英恰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却没有下令追逐这些溃兵。
在战场上,一支骑兵一旦丧失了组织,那就和被歼灭没有任何区别了。
不值得再浪费一丝一毫的精力去对待。
他将马头一拐,又朝着另一支尚在动摇和坚持之间徘徊的哈喇沁骑兵阵地,侧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