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说越是激动:
“末将前几日查阅过往塘报,嘉靖三十九年,大同总兵刘汉便是如此路线。”
“其选精兵六千人,刘汉以三千驻守玉林隘,留守后路,尔后参将王孟夏等人星夜行军,黎明时进抵青城之下,毁其营账,焚其宫室!”
然而,姜名武慷慨激昂的陈词,却撞上了马世龙冰冷沉静的目光。
他心中一凛,声音戛然而止,这才稍稍冷静下来。
(附图,红色为西线,取正面迎战,击溃为目标;绿色为东线,取袭后路,歼灭为目标。嘉靖十三十九年,刘汉袭击俺答汉的青城,走的就是西线。)
马世龙没有评价,只是环视众人道:“满桂,你来说说两边战力。”
满桂应声出列,他言简意赅:“虎酋约莫有三、五万骑之数,但此乃羁绊各部拢共之数。前日京中电报传来,敖汉、奈曼两部东投奴酋,如此便去一万之数了。”
“由此一事,便可见此次虎酋西迁,各部人心未必便齐。”
“其中真正靠得住的还是虎酋本部的六个固山(类似后金的八旗),其以各福晋、宰桑分领,约莫也就万骑之数。”
“再之后,需要注意的便是其亲领的摆牙喇,约莫一千到一千五百之间的精骑,但绝不会超过两千。”
“此辈乃插汉亲选,均是左右开弓,娴习弓马之辈,具都配有皮甲棉甲,少许还有明甲。”
说道这里,满桂话锋一转,斩钉截铁。
“而蒙古右翼,哈部、伯部等各自合兵,虽也有三万骑有余。”
“然我过往在宣府为将,素知其军备不修,人心不齐。”
“虎酋此战若胜,便应当是以各部试探绞战,尔后本部固山压上,最后摆牙喇一锤定音。”
他最后收尾,干脆利落:“是故集宁海子之战中,虎酋必胜,哈部、伯部必败!”
马世龙微微颔首,转向何可纲:“你来说说我军与虎酋之战。”
何可纲叉手出列:
“都督,我军若击虎酋于青城,只需剥离各部,追其本部而战便可。”
“只因插汉各部之中,多有与我辽军相熟之人。”
“其中多罗特部,控弦五千,历来与我大明亲善,乃是诸夷中最恭顺之人。”
“又浩齐特部中,宫图台吉,也时常在锦州口外互贡。此二部可派抚夷官往账中一叙,或可令其犹豫三分。”
他环视众人,自信道:“但哪怕各部用力,我军甲坚兵利,检选各边精兵,又哪里有不胜之理!况且虎酋过往行事,又怎可能令各部用力?他们难道就不怕自己变成下一个炒花吗?”
此言一出,帐中如满桂、曹文诏等曾在辽东任事的将领顿时纷纷大笑起来。
就连马世龙脸上也忍不住浮现了一丝笑意。
其余未在辽东任事之人,不太熟悉辽东各虏掌故,倒是有些不明所以。
何可纲见状,笑着解释道:“此情倒确实应当言明。”
“虎酋此人,自少年登基以来,便力行吞并,以图复蒙元故象。”
“所谓‘炒花’,便是过去喀尔喀一部,与奴酋战于辽东后不敌,投归虎酋,却反被害死兼并。其子囊奴便因此携剩余部众投往女真处。”
“此事过往后,察哈尔各部便是人心惶惶,多有与奴酋勾搭之事。”
何有纲顿了顿,补充道,“敖汉、奈曼二部之事,虽于我起调辽东之时,还未发作。但凭过往了解,我如今也可揣度一二。”
“其二部之人,想来一是眷恋故地,二便是怕林丹汗借西迁之事吞并部众了。以此观之,其余各部,未必不尝心有戚戚。”
马世龙点点头,开口道:“如此,三方战力、事情兵备,便已都如掌上观纹,清晰了当了。”
他面容一肃,声震帷帐:“众将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