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走到文臣尽头,各种加衔、兼领俸禄之下,其俸禄其实和伯爵也差不了太多了。
一时间,殿内气氛变得无比微妙。
高时明仿佛没有看到众人各异的神色,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
“陛下亦知诸卿所虑。故而特意言明,此所谓伯爵、公侯之赏,只是一个功劳的量度。”
“若议功之时,卿愿取爵位,则取爵位。若不愿,亦可折算为等同之俸禄,或是以此为凭,议入孔庙陪祀,议入凌烟阁排位!”
此言一出,那些顶级文臣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
孔庙陪祀!凌烟阁留名!
这对于他们而言,比之一个虚无的爵位,诱惑力要大得多!
李国普忍不住抬头,深深地看了一眼御座上神情淡然的年轻帝王。
金纹十道……
他想起自己身上那仅有的一道加红,不由得有些啼笑皆非。
也罢,也罢。
于我而言,孔庙也好,凌烟阁也罢,又与我何干?
有此圣君在上,有这轰轰烈烈的新政,我李国普之名,已然注定要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他心念通达,再次垂下眼帘,心如止水。
“赏已说完,当言罚。”
高时明的声音转冷。
“加红、加金者,赏也。与此相对,加绿者,罚也。”
“与加红不同,一切加红加金之事,只通行于新政官员之上。”
“而加绿之罚,则通行于我大明,天下所有官吏之间!”
群臣心中一凛。
“身上若有加绿,则唯有入新政中来,做加红之事方可与之充抵。”
“加绿一道,停升一年。加绿三道,降一级调用。加绿五道,冠带闲住。”
“加绿十道者……剥夺其出身功名!”
“不仅如此,若背绿之后,仍不思奋进,那么第二年,便自动加绿二道,第三年,自动加绿四道,以此类推,直至罢官为止!”
“此乃专治殆政懒政之策也!”
这一次,殿内鸦雀无声。
相比于前面令人热血沸腾的奖赏,这惩罚来得更加无情,波及面也更广。
尤其是那句“通行于天下所有官吏”,更是让那些自以为可以置身事外的官员们,背脊发凉。
朱由检轻轻敲了敲御案,感觉指节今日敲得太多,已经有些生疼。
看来,下次开会,得带个小木槌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