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元小说 > 大明王朝1627 > 第174章 第166章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第174章 第166章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2/6)

但这刘诏、萧惟中等人,就在蓟镇,派人去拿,不过旬日便可抵京。

三木之下,他朱由检说这是谋逆,那就是谋逆。

那么……要掀起一场大案吗?

这个念头甫一出现,便让朱由检的心跳漏了一拍。

动手,还是不动手?

利弊得失在他心中如电光火石般闪过,却又一时难以决断。

他缓缓将奏疏合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在这寂静的暖阁中显得格外清晰。

王体乾和田尔耕的身子,都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

“今日特标‘风宪’的奏疏有多少?”朱由检终于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高时明立刻躬身答道:“回陛下,今日共收到奏疏四百一十二封,经内阁与司礼监按您的法子分拣,特标‘风宪’者,共三十七份。比前几日少了许多,其中弹劾新政的,却是一封也无了。”

“嗯。”朱由检点了点头,“都挑出来,朕先看看。”

……

所谓特标,是在奏疏原有的甲乙丙丁四级、军户吏民等颜色分类法之后,新添的第三种标识。

目前只有三个特标:曰“新政”,曰“经世公文”,曰“风宪”。

大明的官场生态,无非两件事,做事,或是搞人。

而搞人的奏疏,基本都被归入了“风宪”一类。

在朱由检看来,这个类别的奏疏里,一百封能有十封是真正出于公心,都算他看走了眼。

往日里,他批阅这些奏疏,纯粹是为了练习自己对朝堂中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团体、师承乡谊的理解力。

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三年崇祯,五年模拟”的一套习题。

(诸君,请听题^^)

【户部员外郎王守履弹劾:陈尔冀、杨所修、霍维华结党营私,并荐前辅臣韩爌等人。】

这是一道送分题。

营什么私?没细说,总之就是结党。

但在朱由检眼中,这道题的题干是这样的:

【户部员外郎,“山西汾州府人”王守履弹劾:xxxx,并荐前辅臣,“山西平阳府人”韩爌。】

答案一目了然:一个山西籍的官员,在为他的山西老乡、前首辅韩爌重返朝堂铺路。

很好,王守履暂且划入韩爌一派,如果后续再有类似奏疏表态,那么这种关系就更为确定了。

再上一题,难度LV2。

【户科给事中段国璋弹劾大理寺副许志吉。并推荐姜曰广、陈仁锡等人。】

这道题,光看籍贯就没用了。

段国璋是河南人,举荐的姜曰广、陈仁锡却是江西、南直隶人,八竿子打不着。

但在朱由检翻开的“官员浮本”上,却清晰地记录着:段国璋,天启四年杨涟“二十四罪”案中,曾为杨涟辩解。但天启四年后,此人便归于沉寂,也曾上疏颂扬过魏忠贤。

于是,答案便也出来了:一个曾经的东林党同情者,在阉党得势时屈从,如今风向转变,又急于重新向东林递上投名状。

最后,来一道LV3的大题。

【阮大铖题《七年通内神奸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