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元小说 > 大明王朝1627 > 第135章 第133章 滑不溜秋的老油物(最后还是更新了

第135章 第133章 滑不溜秋的老油物(最后还是更新了 (4/5)

浮本从薄薄一本,变成了“沉本”。

朱由检甚至还为此提供了一些后世图书馆的索引整理方法,敦促将万历以来的历年奏疏都重新整理,标记归档。

一道命令下去,搅得往日清闲的通政司好一通加班,到今日也才完成了一小部分。

《王永光浮本·天启七年九月十一日最后更新》

王永光,万历二十年进士。

其人非阉党,非东林,观过往行事,也当得起强悍阴鸷这四个字。

再加上居官三十年,历任各部的充分浊事官经历。

本是朱由检选定的兵部尚书,也是下一轮新政的重要火车头。

其人强悍到什么地步?

不说宁远之战。

就拿王恭厂大爆炸一事,他就敢拿来作天变直谏。

其中“自诸臣条上封事,自停刑罢税之外,卒未能恩免何项,宽恤何人,全以已知道了三字应之。夫委之不知,犹俟有悔悟之日;知而不改,何时是苏息之期?”之语,更是刚强无比。

然而,就是这么个强项令,今天却给他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出来!

——不主动,不参与,不站队。

只能说好在朱由检还留有后世习惯,任官不听举荐、不唯履历,总爱用面试来一锤定音。

不然这么个滑不溜秋的老油物,真被架了上去,怕是要和他打上好一顿太极拳了。

就是不知道这位老油物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才做出了这种决断……

是担心朕扛不住风浪?是年纪大了,不想掺活?

还是更厉害一点,从这些苗头看出他新政的方向,从而选择明哲保身?

这些都不重要了,站队不极致,那就是骑墙,骑墙,那就是潜在的反对派。

新政之事倒也不缺你这么一个人来用。

朱由检心中权衡片刻,已然有了成算。

他开口道:“高时明,两件事。”

高时明上前一步,拱手听令。

朱由检说道:

“其一。”

“南京礼部尚书温体仁奉诏入京,朕对他欲做他用。”

“如此南京礼部尚书便空置了,让阁臣九卿会推几个人选出来。”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件事再补个密折出去,让杨景辰发力,将这王永光推到候选人之中去。”

高时明点头应诺。

朱由检登基以来,发了多道中旨任命,包括孙承宗、薛国观、章自炳等。

但这不意味着他所有任命都要通过中旨施行。

中旨,在当前的政治体制下,某种意义上是损耗皇帝威望的。

是故,只有最确定、最紧要的任命,他会通过中旨进行。

一方面是求快,另一方面也是要与这些人选进行绑定,从而分润他们的功绩,来弥补中旨损耗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