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看了眼墙上的菜单,菜的定价和嘉州中等规模的饭店差不多。
乐明饭店主打的是高端宴请,定价和飞燕酒楼一样,都稍微要高些。
但周砚这饭店的定价,已经不是普通的乡镇小饭店能比的了。
当然,周砚做的菜,也确实值得起这个价。
八毛钱一份的火爆猪肝,在乐明饭店要卖一块六。
但味道吧,却被周砚做的远远甩在身后。
客人不傻,吃得出好坏。
也知道这菜值得起这个价。
国营工厂都是有食堂的,而且价格非常便宜。
肖磊在纺织厂的食堂干了二十多年,他还去吃过几回。
放着食堂便宜的饭菜不吃,加钱要来周二娃饭店吃,吃的就是一个味道。
都说个体户挣钱,收录机里天天说下海潮,老罗听在耳朵里,但心里始终没一个切实的概念。
上班的人多数是瞧不上个体户的,觉得不稳定又不体面。
但今天来周砚这学做雪花鸡淖,他可算是开眼了。
六毛钱一份的跷脚牛肉一份份端上客人餐桌,门口一直有客人排着队买卤菜,主打的炒菜就更不用说了,点菜就没停过。
这得挣多少?
老罗不敢细算。
怎么着一个月也得有个两三千吧?
半年干出一个万元户!
天呐!
这年轻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辞职下海?”
“也开个饭店?”
老罗的心思一起,便如潮水翻涌。
他今年四十四了,大儿子都十八了,初中毕业后跟着他学厨,刚把刀工练出来。
现在乐明的岗位也不好弄,还是个学徒,以后不一定有机会转正,眼瞅着都成大小伙了,比他还高点,再过两年就要说媳妇。
女儿今年十七,高二,成绩不错,能考到年级前十,特别懂事。
班主任说了,这孩子特别努力,进了重点班,有机会考大学,让他要提前做准备。
他们老罗家世代厨子,哪里出过读书人,他就算是砸锅卖铁肯定也是要送她去上大学的。
他老娘身体还可以,照顾自己,可看她一把年纪,头发花白还要天天下地干活,心头也不是个滋味。
他老婆在家旁边的小工厂上班,一个月四十多块钱。
双职工家庭,表面看起来颇为风光,村里人都羡慕得很,实际上日子却过得捉襟见肘,不足与外人道。
归根到底,还是挣得太少,钱不够花。
单拎几道菜出来,他肯定没周砚做得好。
但他在乐明饭店干了二十六年,能在后厨站稳脚跟,有一席之地,能炒上宴客厅的菜,二级厨师的水平是实打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