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元小说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52章 第149章 家常豆腐和鲫鱼豆腐汤(65K二合一)

第152章 第149章 家常豆腐和鲫鱼豆腐汤(65K二合一) (1/6)

第149章 家常豆腐和鲫鱼豆腐汤(二合一)

所谓家常豆腐,说明这做法没有定数。

周砚吃过的川菜馆无数,可能因为有了家常两个字,大厨们的发挥也是随心所欲。

有加肉沫的,有加五花肉的,也有加二刀肉的,甚至还吃到过加牛肉的。

配菜更是五花八门,青红椒、木耳、蒜苗……主打一个厨房今天有啥我加啥的感觉。

口味也十分丰富,有咸香口的,有麻辣口的,还有麻辣糖醋的。

你还别说,各具风味,好吃不贵。

周砚的后厨有什么?

早上刚煮好的二刀肉切一段,就是这道家常豆腐的主配菜了。

周砚今天打算做的家常豆腐,更接近于豆腐回锅肉。

在回锅肉的做法基础上,加入豆腐,这做法他上一世在一家苍蝇馆子吃到过,用的是正儿八经的二刀肉,口感和味道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然,主要是他上后厨拍了详细的做法,剪辑过程更是反复观摩,已然熟记于心。

家常豆腐的鱼香做法,其实也深得周砚的心,下回试试看,能不能做出那个味来。

赵嬢嬢主动承担起杀鱼的工作。

周砚把半肥瘦的二刀肉切成薄片,和做蒜苗回锅的刀法是一样的,蒜苗头切马耳朵,蒜苗叶切段,生姜、大蒜拍一刀再切片。

碗里的豆腐转到砧板上,颤颤巍巍,这是一块嫩豆腐。

许多人煎豆腐喜欢用老豆腐,容易定型,不容易碎,也更好入味。

但周砚喜欢吃嫩豆腐,吃的就是一个外焦里嫩的口感。

豆腐切成薄厚均匀的方正豆腐片,许多餐馆会切成三角形,样式看着更好看。

但嘉州这边家里做豆腐不让切这个形状,有些说法在里头,周砚不打算去挑战赵嬢嬢的竹鞭炒肉。

把赵嬢嬢杀好的鱼先用葱姜料酒腌着,起锅下一勺菜籽油,锅里撒一点盐巴,豆腐下锅,小火慢煎。

滋啦一声,油花四溅,豆腐下锅别急着翻面,煎至两面金黄后,出锅备用。

还真别说,这嫩豆腐看着嫩,但煎的过程中还是挺有韧性的。

周砚第一回煎豆腐,竟是一块都没煎碎。

煎的两面金黄,豆腐的香味也随之飘散开来。

周沫沫早就搬了个小板凳过来坐着,不知啥时候站凳子上去了,巴巴望着那盘煎地金灿灿的豆腐,奶声奶气道:“锅锅,豆腐好漂酿!好不好吃呢?”

“给你整一块尝尝嘛。”周砚拿了个小碟子,从盘里夹了一块豆腐,趁着面上还滋滋冒着小油泡,撒上一点椒盐,递给周沫沫:“烫哈,等它凉了再慢慢吃。”

这是什么?

家常简化版铁板豆腐。

那会他们大学后门有个大叔骑着三轮车卖铁板豆腐,生意好的批爆,天天排起长队。

他的豆腐煎的外焦里嫩,调味香辣带点微麻,煎的金黄,表面吃起来略带干香,里边却嫩如蛋羹。

据说靠着这手艺,十年间转战各大高校后门,在蓉城买了三套房。

模仿者无数,但无一能够取而代之。

周砚脸皮厚,有回排队等餐跟他聊过几句,他说他的铁板豆腐比别家好吃,就在于他的豆腐是自己做的,他老家在嘉州西坝镇。

西坝豆腐,可是相当出名的,豆腐宴更是嘉州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