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常人所能理解的【拳在意先】。
孟传于此时,在这之上,领悟出了自己的拳脚打术之【韵】!
那是什么?
拳脚套路形成本能,进而拳在意先,还是在“守规矩”。
想要得韵,画出独一无二的“老虎”。
需要破除规矩,在打术之间录下【身体独一无二的真实反馈】。
他在与马洪驹交战之时,带着拳在意先的习惯实战,暗暗记录下每次不顺手的瞬间。
比如,某个招式按标准使出时,总被对手破解,或在极快速的交战中察觉到身体的不协调。
这些反馈,也是意在提示自己,套路与肌体存在着不合。
此时,寻常人想要进而得韵。
须在实战与意念结合之中,通过大量模拟,推测【如果换一种姿势身形发力,会不会更顺?】
“顺”往大的方面去讲,就是肌体拳脚更加迎合自然,符合天道规律。
得益于一证永证,以及平时大量的练拳积累。
孟传在这次的激烈交战中,已然完美领悟了这一点。
然后,便是他刚刚悟到的,得韵最终关窍:
【忘却招式,让意与身合一。】
当调整后的动作形成新的本能,不再需要刻意去想该怎么做,意念动的同时,身体就自然而然做出最适配的反应。
孟传冥冥之中,有所感悟:
“到了此时,便是拳在意先与我的打术完全融合。
套路从此不再是束缚,而是【意】成为了随时可以调用、重组的武道素材库,即是【得韵忘形】境界。”
欲要得韵,先要“忘却”。
他闭目原地打拳,放空脑子赶走意念,仅凭本能演法。
这一拳“野马分鬃”,下一拳又变为肘击。
各种拳法拳招在他手里成了大杂烩,没有任何规律,却又有“韵”味的使出。
时间缓缓流逝,十招、百招、乃至.千招!
在演法的过程中,孟传渐渐感受到脊柱下方有一股热流。
随着自身打拳在向上不断涌动,最终冲向了后脑勺,宛若反方向的醍醐灌顶一般。
他的身躯明明并未【异变】,却莫名感受到,自己此刻仿佛又破开了一道桎梏。
肌肉细胞、神经纤维,纷纷活跃至生生不息。
与此同时,竟有丝丝气血从其内部源源不断生出,供养四肢百骸!
孟传惊讶了,拳脚打术得韵,也能引导出气血的新生?
这是他从未想到的。
又因为韵境杨校长说过,每个人独一无二,无法复制。
因此关于得韵的变化,他也没问过老师旁人。
内视下,这股气血就好像是,本就藏纳在这些微观结构之内,只是他从来无法感知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