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顾廷烨要写三十六计?!
齐国公府。
中堂挂轴,主次有序。
齐国公、平宁郡主、齐衡、申氏、翰哥儿,一人一椅,齐聚一堂。
其中,“翰哥儿”是齐衡长子的小名,其大名为齐翰懿。
翰,即文翰、翰林。
懿,即美好、高尚。
翰、懿二字,寓意都是上佳。
不过,一旦组合到一起,却是未免有些不伦不类。
究其缘由,主要就是齐翰懿被人改过名字。
而且,还是宁国公顾廷烨为其改的名字。
其本名,其实叫“齐翰明①”。
翰,文翰、翰林。
明,明理、明智。
齐翰明,就寓意而言,可谓是上佳。
不过,就是这一名字,却是不经意的惹起了一轮将门风波。
据传,宁国公顾廷烨为此大发了脾气,拎着刀上了门,差点生撕了齐衡。
至于为何?
其实也不难猜。
主要就是“翰”谐音为“憾”,暗含遗憾、惋惜、牵挂之意。
作为一时的风云人物,齐衡和盛明兰的纠缠不说人人皆知,却也相差不大。
翰明?
不,憾明!
这样的名字,要说其中没有一点齐衡的小心思,绝对是假话。
妻子被人惦记,但凡是正常一点的男人,就根本不可能不心头生怒。
以顾廷烨的脾性、地位,那就更是不可能毫无反应的独自咽下怒火。
堂堂枢密副使,大相公的心腹之一,还能被区区小公爷给欺负了不成?
就算是官家和大相公有意以齐衡为镜,但真要论起重要性,齐衡算个吊啊?
于是乎,却是有了一出“登门拜访”的戏码。
也不知究竟是经历了何种类型的“友好交流”,反正,齐衡长子的名字就被改成了“齐翰懿”。
当然,也有小道消息称“懿”与齐衡之父齐国公有关。
齐国公一生仅有平宁郡主一人,此事不假。
但,其年轻时却是有过一位相识的女子,其闺名之中,就有“懿”之一字。
顾廷烨为其孙子改名“翰懿”,俨然也不是好招惹的人物。
“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