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好久不见,您风采更胜往日了!”苏志学恭敬地说道。
林浩然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道:“志学,一年不见,你也精神了不少,看样子已经彻底适应了纽约这边的生活,走吧,先上车了再说。”
苏志学知道老板有不少跟随的保镖,因此特意安排了一辆防弹的林肯汽车,以及三辆凯迪拉克,足够坐下所有人。
车队缓缓驶入纽约的车流,环宇投资公司总部在时代广场那边,距离约两公里左右,并不算远。
上车之后,李卫东坐在副驾驶,苏志学则是坐在林浩然的身边。
两人并没有急着聊工作,而是聊起了苏志学这一年多在纽约的生活。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林浩然有些感慨地说道。
作为一名传统的香江人,他知道苏志学原本肯定是没有来美国的想法。
但是林浩然安排他到美国来的时候,对方却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组建团队,收拾行装,带上妻儿远渡重洋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为他开拓这片全新的市场。
苏志学诚恳地说道:“老板言重了,能帮到您,是我的荣幸,您是我一家老小的恩人,这都是我应该的,况且在纽约的这一年,我也学到了很多在香江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眼界。”
林浩然欣赏地看着他:“说说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苏志学思考片刻,认真回答:“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全球化视野,在这里,每个决策都要考虑全球市场的联动效应。
比如中东局势会影响油价,进而影响全球通胀,最后连科技股都会受到波及,这种全局思维,是在香江时很难培养的。
越是领悟到老板您当初的投资理念有多前瞻。“
说到这里,苏志学看向林浩然的眼神愈发崇拜。
可以说,林浩然的起家之路,前两年时间,苏志学几乎都有参与。
也正因为参与,才能够深刻体会到老板的远见卓识。
林浩然闻言,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
苏志学确实成长了,不再是当初那个只盯着港股涨跌的本地操盘手,而是逐渐具备了国际投资人的视野。
“你能认识到这一点,说明这两年来没有白费。”林浩然欣慰地说,“全球化视野正是环宇投资立足的根本,环宇投资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希望环宇投资的未来一直有你,而不是中途因为某些原因而分道扬镳。“
林浩然这番话意味深长,既表达了对苏志学的认可,也暗含期许。
苏志学立即正色道:“老板请放心,我苏志学绝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当年若不是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恐怕我儿子已经不在了,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
看着苏志学眼中真挚的感激,林浩然不禁回想起当初在香江初识时的情景。
当初,苏志学只是万安集团证券部的一名操盘员,而林浩然当时正在组建操盘团队,打算趁着包裕刚与怡和洋行在九龙仓的增持战中打得你来我往时,从中获利。
苏志学的儿子身患重病,需要18万港元的手术费,可这笔资金对作为普通人的苏志学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
得知苏志学的情况后,林浩然伸出援手,可谓是雪中送炭,让苏志学的儿子顺利度过难关。
而林浩然,也趁此机会,收获第一名忠诚度100的手下。
如今想起这些往事,他难免有些感慨。
“说起来,你儿子现在没出现过什么问题了吧?”林浩然问道。
“感谢老板的关心,身体已经完全健康了,过来美国后,我特地抽时间带我儿子去了一趟纽约西奈山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检查,医生说他恢复得非常好,现在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活泼。”苏志学郑重地回答道。
“这样我就放心了。”林浩然笑道。
“对了老板,有件事情我还没来得及告诉您,请原谅,我爱人上个月在医院生了一个女宝宝,如今已经快满月了。”说到这里,苏志学的眼神中充满了幸福。
一儿一女,刚好凑成了一个好字,再加上事业上的成功,这让他感到人生圆满。
林浩然闻言,眼中闪过惊喜:“这可是大喜事!恭喜你,志学!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苏志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板您日理万机,这种私事不敢打扰。而且生产很顺利,母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