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说的这些话语,还真不是废话。
别说他们现在,就是后世到九十年代,部队训练时,用到的真枪实弹,有些还是五六十年代的。
咱们家被别人欺负怕了,知道自己手里没家伙的痛苦。
所以自从建国后,基础工业稍微完善点,就开始大规模的制造各种家伙子弹了。
用不了就封存。
所以区区八百万美刀的定单,根本就不用下面开动机器。
只要翻两个储藏仓库,就能拿出来那些货物。
当然,在军工上而言,既然去除库存,那就要增加新的储备。
这些不关对口公司的事情。
但对口公司既然负责出口,那些库存打上去的生产日期,肯定就要消除一下了。
一个是虽然这类产品不会太注重保质期,但现在拿出去的产品,有部分估计也是六十年代的,到今天也是十多年了。
万一发生点质量问题,容易影响咱们的信誉。
还有就是保密的原因了。
这方面的事情,不管小宋这些人有没有想到。
何雨柱作为一个长辈,提点一下,肯定是需要的。
这些都是小事,何雨柱说的让小宋跟上面建立一条畅通的沟通渠道,这才是重中之重。
当何雨柱知道在港岛主理军工生意的是老李,就很清楚,这下老路算是用对了人才。
老李这个人,让他管理一家厂子,他可能管理不出什么新意。
但让他去做贸易生意,哪怕是跟外国人打交道,以老李的才能,都可以做的相当出色。
就像是这回这个八百万美刀的订单一样。
这可不是像娄晓娥那种已经铺设好销售渠道,然后正常经营,才达到的成绩。
可以说,现在的老李,他在港岛除了有娄晓娥那边当介绍人,其他都是空手套白狼。
他在港岛没有厂子,没有库房,甚至港岛某社也不会给他官方许可。
所有的一切,都靠老李的口才以及个人魅力谈下来的。
四九城这边不知道的是,老李为了谈这笔生意,可是跟娄晓娥借了十万美刀。
每天就是陪着法老那边的采购员,吃喝玩乐,这才把这笔生意谈下来了。
要是内地不答应这笔生意。
那老李估计只能跑路了。
就算现在生意成了,以后港岛那家公司的账目上,这十万美刀的亏空怎么填补,那也是个问题。
咱们的招待费用,可没有动不动十万为单位的。
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小问题。
以老李的聪明,他既然接手了这个任务,又敢于这么做。
那自然有他自己的考量。
事实上,老李手里的公司虽然是在某社扶持下做起来的。
但经济上面,他那家公司拥有一定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