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原因导致的吧,一是稳定,只要不走人肯干活,薪酬总会升的,二就是刚才说的,各个产业成熟了,没有能留给后来者的位置。”大叔说。
“做生意难噢。”尹泽唏嘘。
“小伙子有什么故事么?”大叔见他长吁短叹的样子,忍不住又闲扯着。
“小本经营还好,但想继续扩大,特别是员工数量过了20、30左右,就很麻烦了。因为这时候就会有不是和公司一起熬过来的新人加入。一家人苦中作乐的自愿加班变成KPI考核、空闲时组织的踏青也变成了做任务的团建、从租个三室一厅就能战斗到搬入写字楼……”
尹泽有的没的说。
“创业者们都避不开正规化这道坎,管理难度和运营成本就是在这激增的,不少人都在这栽的跟头。老哥你多注意下吧。”
嗯?有点意思。
路人大叔稍显诧异的看了眼年轻小伙,“小兄弟,这些经验你从哪里得到的?”
“鄙人不才,常看都市重生文,并精通《大富翁》系列。”尹泽神秘的一笑。
“再细说一二?”大叔饶有兴趣的追问。
“前期还很简单,刚开始人那么少,用不着一上来就研究组织架构。当老板嘛,宁可自己少拿甚至不拿,也得先让别人赚到钱。不过主导权一定得抓好,要做到闹不愉快时,请人离开自己却不会伤筋动骨。事情可以商量,但还是你来拍板。毕竟集体领导就是没有领导。”尹泽侃侃而谈,“人一多就复杂起来了,大家都想揽功劳而不肯背锅,遇到坏事就会‘哎呀早说了要这样’、‘你就该听我的’,这时候可能彼此就心怀鬼胎了。”
“都是实话。”大叔也不反驳,而是点头。
此时1000米路程,已去500米。
“老哥你是专职画家吗?”尹泽忽然问。
“不是,怎么会这样觉得?”大叔问。
“看你买的这一大堆东西就知道了。”
尹泽回头扫了眼那十几万日元的好货。
“全套画笔、松节油、标准画布、上光油、老荷兰牌的颜料。其中老荷兰最贵,历史悠久、手工制作、使用油是传统配方,十七世纪使用它来作画的油画至今都颜色清晰,耐用性可见一斑。一小支就得接近2000日元,非专业人士可没必要用上这种东西。”
“实不相瞒我从事的是设计行业。”大叔莞尔,“你懂美术?”
“略懂。”尹泽谦虚的说。
“小伙子兴趣广泛,谈吐不凡,书读的应该不错吧?”路人大叔对年轻人报以欣赏的眼光。
“承蒙多位老师的青睐,目前就读东京大学。”
“喔?我们竟还是校友?”大叔惊讶挑眉。
“老哥是学长?”尹泽也一愣。
“我是法学部。”